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厨房设备
产品详情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发展,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也是为“大国工匠”积蓄后备人才。

  在云南省曲靖市,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或因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青睐;或对现代新型工业心生向往,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或从课桌走向讲台,将创新教学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我们走进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看该校如何培育青年力量,以“匠心”育“匠才”。

  在没有尝到真正的苦头之前,段袁晶只觉得网络上那句流行的“进厂打螺丝”是在玩梗。

  刚满18岁时,段袁晶孤身一人到千里外的工厂打工,缺少社会经验和一技之长,每天重复流水线的工作,甚至连工资被克扣了都不知道该如何维权。

  那个暑假,段袁晶觉得“吃完了一辈子的苦”,也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的匮乏和自身的不足。技能是立业之本,他有提升技能的意愿,但如何提升技能、跟谁学习,始终困扰着他。

  2021年9月,段袁晶进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在学校里,他找到了合适的平台。

  学校与隆基股份、众一化工等企业组织深度校企合作,基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量身定制”,聚焦曲靖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等产业,培养产业所需的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上,以实用性、应用性为主导,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一方面,由企业派老师到学校上课,学校组织2批共60人派驻到公司进行为期45天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双选制”,尊重学生的就业意愿。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何滔介绍:“无论技术怎么样发展,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都无可替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既是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企业用工结构性难题,促进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通道。”目前,该学院校企合作的“隆基班”实施订单培养累计300余人。

  今年9月,段袁晶参加了曲靖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探索现代工业公司如何运行。岗前安全培训、企业文化、操作规范管理……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企业管理模式,沉淀在脑海中的理论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

  “流水线操作员和真正的技术工人不一样,以前我总觉得书本上的理论没用,但在搞清楚机器的运行原理后,实践起来突然就‘开窍’了。或许,这才能叫做专业吧!”段袁晶感叹道。

  目前,段袁晶已经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但我的脚步不会停滞于此。下一步,我会边工作边考成人本科和各类证书,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光伏组件生产实训室里的光伏设备,可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人民网 尹馨摄

  凭借在学校里磨炼出的一身本领,马怀经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收到了八九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书。

  2021年,马怀经来到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每天早上总能在操场上见到几个学长的身影,跑操、体能训练,或是抱着假人练习心肺复苏。后来他才知道,这些学长是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选手,平时除了课业,他们还要进行多项技能实训,在实践中练“内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并牵头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目的是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则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张“王牌”。2021年和2022年,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中荣获一等奖。

  2022年开始,马怀经就作为志愿者参与到训练之中,很多看起来简单的项目,实际练习起来却比他想象中更难。“比如‘闻警出动’,就是听到铃声必须在1分钟之内集合,根据现场给出的矿井突发状况,自主选择需要带下井的装备,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救援方案。”

  赛项的考核内容每年都在变化,最终目的是作用于实践,逐步的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为此,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幸文宬领队,专业教师阮丁彬、蒋明府、吴江杰、纪安组成了教练组,从一点一滴中“抠细节”。

  “赛事主要考查团队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中生产事故危险源辨识与消除、自救与互救、灾害应急处置、救援指挥等综合能力,这与生产实际息息相关。”幸文宬说,“我们结合自己实际,广泛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不断的提高技能,切实起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成效。

  比赛模拟的是真实的井下环境,参赛队员需要以眼为尺、用手丈量,快速切割出适合用于井下的电缆线毫米,马怀经日复一日地练习,最多的一天切割了二十多次,直到手臂都抬不起来,裤子膝盖位置跪出破洞。

  “我们在井下的每1秒钟、每1毫米,都是与死神的竞赛。只有精益求精,将每一个枯燥简单的动作做到极致,才有机会赢得最后的胜利。”马怀经说。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矿井仿造真实的矿井建设,可供参赛选手日常训练。人民网 尹馨摄

  热油翻滚,鲜蔬下锅,锅铲如银蝶翻飞,香味便飘散开来。站在操作台前,单显旺一边讲授做菜要领,一边纠正学生的动作。

  这是单显旺成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产业学院教师的第四年。四年前,现代服务产业学院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国国家烹饪青年厨师队训练基地”,青年教师单显旺也入选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中国国家青年队,参加了2020年2月在德国举办的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荣获团体银奖。

  过程很“魔鬼”:每天早上5点起床晨跑,7点进厨房,接下来就是连续15小时的训练,一切都按照比赛时间安排,开始工作前吃一根能量棒就要撑一天,晚上11点回宿舍还要开会总结。单显旺平均每天只睡5小时。

  但他在这次赛事中受益匪浅:“当时我21岁,是‘西餐小白’,上海封闭训练的9个月颠覆了我对‘做菜’的粗浅认知。”

  烹饪是一项专业技能,其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如何把饭做得好吃,更融合了操作标准、团队协作甚至是厨师的体能等诸多要素。“技能的提升和改进就是打破传统,只有将教学与行业结合,行业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引入更先进的操作标准,才能变‘粗放’为‘精细’,以创新促进步。”单显旺总结道。

  “校企合作要双赢,必须以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抓手,以师资共育为核心。”云南优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代服务产业学院院长侯邦云说,公司入驻学校以来,现代服务产业学院成为二级学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选出一栋教学楼,大胆实行“敲墙行动”,由校企联手装修、改造,并允许教学楼在名义上归企业所用。学校教师下派企业,企业专家进驻学校,校企双方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改革,结合实际编写教材,实现了课程共建、教学共管。

  从课桌到灶台,再从灶台到讲台,职业院校是为各行业输送新生力量的“蓄水池”,也是提升在职教师技能水平的“加油站”。单显旺对此感同身受:“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进步。”

  目前,单显旺主要负责教授食品雕刻与冷拼制作课程,带6个班。在“学徒制”培育体系之下,单显旺将标准化操作规范和国外先进的餐饮管理理念融入课程之中,实际做到“手把手”教学。这些创新理念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厨艺新星”,助推产业发展。

  如今,慢慢的变多的青年怀揣着一颗“匠心”,加入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水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厨房用瓷砖做灶台廉价经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是怎样师傅现场带你看看

下一篇:空间一体化时代 厨房开启集成嵌入模式

COPYRIGHT 2018 杏彩|国际. 京ICP备18020181号 - 网站地图
嘿,我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