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边“家国”二字重千钧
2023-09-20 15:32:07 杏彩官网注册地址
阿拉马力,蒙语意为“苹果”。但这枚“苹果”不在繁华都市,而是在悠远的边关。
9月5日,沿着霍尔果斯河畔弯曲弯曲的山路,记者一行跋山涉水,一路北上,来到卡拉乔克山脚下的新疆军区阿拉马力边防连。
60多年前,一首《毛主席的兵士最听党的话》从这儿诞生,几经创造改编,响彻座座兵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祖国要我守边卡,边防线上把根扎,雪山顶上也要发芽……”云海之下,山河之间,一代代戍边官兵从祖国五湖四海来到人迹稀少的天边边,在苦与乐、生与死的检测中感悟戍边的含义,体会家国的重量。
“到偏远地区从戎,是我自己的挑选。但来到阿拉马力之初,我仍是有些不适应。”上等兵李想是一名大学生兵士,他给记者叙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老家在平原,曾经坐车从未晕过。上一年,刚到连队那天,弯弯绕绕的山路把我颠得头晕目眩。掀开车帘,周围山连着山,雨后春笋除了草便是树,没有人迹。我其时就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当地?”
其实,阿拉马力边防连带给许多新兵士的,有疑问,也有惊喜;有温暖,更有应战。
走进连队新一代营房,记者看出,宿舍宽阔亮堂,每一间都配有暖气。洗漱间里,洗衣机、烘干机规整摆放,水龙头24小时都有热水。厨房里,电气化蒸煮设备一应俱全。
“尽管远在天边,但连队的生活条件还好。”李想说,但这儿的气候环境随时都能让你领略到它令人生畏的一面。
上一年冬季,阿拉马力气温骤降,最低温度达零下30多摄氏度。李想和记者说:“夜晚站哨执勤,我穿了厚厚的几层衣服,最外面还要套上一件羊皮大衣。”
“鞋也得穿两双。一般的防寒靴20分钟就冻透了,外面得套一双厚马靴。”回想站哨时的景象,李想说。
雪后巡查,班长竟让他少穿些。一开始,李想有些不解,但他很快理解了班长的良苦用心。
“一出营门,积雪没过小腿,咱们只可以用推雪板开路,困难向前推动。回来时,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浸透了。”
“手冻伤冻裂、流鼻血……阿拉马力的苦,远远超出我的幻想。”李想说,那一段时刻,他重复考虑来这儿的含义和价值。
除夕夜,李想在山顶站哨执勤。一抬头,他看见了远处霍尔果斯口岸的万家灯火。
那一刻,他想起父亲在电话里说的话:“儿子,咱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值得。”
那一刻,他回想起班长带他为界碑描红时的情形:“界碑后边便是祖国。在这儿戍边,便是看护千千万万个家庭。”
那一刻,他回想起边防建站后首任班长高生禄的故事。高生禄戍边8年,复员时挑选把家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理由很简单:那里离阿拉马力最近。
有一年,通往连队的公路被泥石流阻断。得知音讯,已年过七旬的高生禄带着老伴,跋山涉水用小推车为连队送来补给物资。
高生禄逝世前一个多月,特意回连队探望,难舍这儿的一草一木。临终前,他叮咛老伴,每年都要替他回连队看一看。
“一辈子献给阿拉马力,一辈子挂念阿拉马力。”连队老兵的故事,让李想找到了来这儿的含义和价值,愈加坚决了乐守边关的决计,“今日,与住地窝子的开拓者比较,咱们的条件优胜得多,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戍边的责任尽好!”
二级上士郜亚浦已在阿拉马力据守十年,同样是在这儿,他找到了人生的含义和戍边的价值。
“刚来时,连队门前仍是泥巴路。”当年,从华夏内地来到荒芜边关,郜亚浦有些丢失。他对记者说,其时上山的路只要一条,有一次遭受山洪下泄,我们眼睁睁看着运送补给的车停在山下,便是上不来,最终只能靠人力把物资一趟趟背上山。
驻扎边关,注定要与艰苦、孤寂相伴,但其价值与含义也一点点闪现。郜亚浦说:“有一次,连队处置边境突发状况。我和战友们追了几座山,总算捕获了不法分子。回来时,天亮透了,衣服也湿透了,心中却为忠实履行了戍边责任而感到有种说不出的充分。”
一代代戍边人前赴后继,接力斗争,如山间雪松般扎根矗立,生长为固边守防的忠实岗兵。建连以来,连队受军级以上单位赞誉21次,荣立团体二等功3次。
记者脱离阿拉马力时,回忆远望,山坡上,兵士们用石头垒出的“乐守边关”4个大字分外夺目,通过年月的洗礼,字的色彩一次次被风雪腐蚀减弱,又一次次被官兵粉刷一新。
“乐守边关”,是一种精力,一种境地,更是一种情怀。(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 蕾)【修改:房家梁】发布于:北京市